学术交流
专访张佳伟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是学术培养的一个重要补充——学人风采|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分享(四)
张佳伟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专业,师从罗智泉教授,现于麻省理工学院信息与决策系统实验室(LIDS)担任博士后学者,并与Asuman Ozdaglar教授和Saurabh Amin教授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张佳伟博士即将加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科学系,任助理教授一职。
张佳伟博士曾于2020-2021年参与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联合培养学生项目。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非线性和凸优化、鲁棒和可推广的学习算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数据驱动决策,以及人工智能驱动平台的计算模型、可持续能源系统和信号处理。
张佳伟博士先后获得2020-2021学年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博士生奖学金,2023年麻省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博士后奖学金,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顶刊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以及顶会NeurIPS、ICML、AISTATS、ICASSP、IJCAI等。
Q1
收到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offer的心情怎么样?把喜讯第一个分享给谁了?
A1
我觉得非常开心,因为这是一个实力顶尖的计算机院系, 最重要的是我也很喜欢系里的研究氛围。接到这个好消息后,我马上和我的家人、港中大(深圳)&研究院的导师罗智泉教授,以及MIT的博士后导师分享了这个喜讯。
Q2
你觉得你的哪些优势和特点打动了面试官?
A2
在港中大(深圳)的学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培养了出色的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帮助我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让我能够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问题并且高效地与不同领域的学者进行交流。
Q3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在港中大(深圳)的学习体验吗?
A3
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在这里就学。港中大(深圳)拥有丰富的、国际一流的学术资源,包括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鼓励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以及众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到大学孵化的产业研究院进行科研实践,这些资源构成了学校独特的学术优势,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Q4
你的科研能力是如何养成的?
A4
我觉得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导师对我的精心培养。在港中大(深圳),我很荣幸在罗智泉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罗老师对我们的学术要求很严格,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帮助我们提高科研能力。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包括如何寻找有价值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将自己的工作展示给不同领域的学者。
二是实际应用的经验。就学期间我参与了研究院与港中大(深圳)的联合培养学生项目,通过与大数据相关的不同领域的研究科学家交流,让我了解了实际应用中的重要问题和瓶颈,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怎么样的工作才是更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是广泛的交流机会。学校和研究院提供了很多国际化学术交流机会,开拓了我的视野。比如研究院和港中大(深圳)每年举办的MIIS会议(数据科学国际研讨会),我都有参加,通过会议我可以与世界级的数据科学领域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快速了解行业前沿研究及发展趋势。
四是团队协作与沟通。在与研究院研究科学家以及资深工程师开展联合攻关时,我们作为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能够有持续和深入的交流,提高了我和不同领域学者沟通的能力。而且,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自由探索前沿课题,在交叉学科中实现技术创新。
Q5
对于博士生而言,联合培养项目意味着什么?
A5
我觉得对于博士生来说,联合培养学生项目是学术培养的一个重要补充,不仅可以接触更多实际问题和应用背景,提升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为团队带来更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院的文化氛围很好,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平等地深入讨论问题,老师们也会很热心给予学生建议和支持;学生之间,比如我们实验室,大家不仅可以经常进行高质量的学术讨论和合作,还是生活学习中的好朋友,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些都是求学过程中,甚至人生中极为宝贵的经历。
Q6
在联合培养学生项目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A6
有很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这期间我记得自己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攻克了带约束优化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开问题,解决问题的那一刻我非常兴奋。在这之后,我在一次偶然和研究院张纵辉教授的聊天中,谈到我的工作和他当时关注的分布式优化问题时,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工作可以结合起来解决一类重要问题。于是我们就马上开始动手,合作写出了一篇很棒的文章。
Q7
对参加联合培养学生项目的学弟学妹们想分享哪些心得体会?
A7
建议是从实际需求出发去寻找有意义的研究问题,通过认真思考、理论推导和实验观察,去发展出有效的工具解决这个问题,后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出一套系统的方法论。
Q8
你即将从学生切换成老师身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有何规划?
A8
作为老师,我最希望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尽力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包括技术上的指导、方向上的建议和足够的交流机会。